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多条劲爆消息陆续被曝出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持续一周以来的“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多人患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多条劲爆消息陆续被曝出,自11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中山二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多名学生患罕见癌症,疑因做实验引起,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当天,该校党委办和涉事导师对多家媒体称消息不实、“完全是造谣”。8日凌晨2时,中山二院官方连夜发布《情况说明》,承认确有3名曾在实验室工作过的博士生患癌。8日下午,校方通告中的患癌者家属发声:姐姐头天被确诊,次日就被导师踢出群聊……
一系列疑问亟待调查澄清:该实验团队真的只有3人患癌吗?有关方面是否组织过团队其他人开展癌症筛查?3人患癌是否真与实验环境和接触试剂有关?
据央广网,中山二院在8日凌晨的《情况通报》中确认:近年在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医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医院通报称,黄某,女,2017年至2022年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23年10月被确诊患胰腺癌并接受手术。刘某,男,2013年至2018年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23年6月被确诊患滑膜肉瘤并接受手术。另有1名进修人员为某外地医院毕业博士生,2021年来院进修一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已于2022年4月结束进修离开广州,2023年在工作当地被诊断为乳腺癌。
中山二院还表示,该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
对于相关事项的争议和猜测仍然未停止
上述3名患癌人员是否曾在同一课题组学习工作?除上述3人外,是否还有其他人员(官方称实验室从2009年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疑似或确诊患癌?为何对第三名患乳腺癌进修人员隐没了信息?此前有传言称,该乳腺癌患者为男性,是否是真的(男性患乳腺癌概率不到1%)?
还有网友提出疑问:3人确诊癌症后,校方是否有计划地组织或提醒曾在该实验室工作过的教师和学生去做相关癌症筛查?如何做过,筛查结果如何?如何没有,是否有相关计划安排?
3人患癌是否与实验室环境及试剂有关?
公开报道称,网友发布聊天截图显示,“中山二院苏某某的学生集体患癌,我觉得是试剂的问题,会不会是他们实验室的造模试剂造成的。试剂给动物造肿瘤的模型,结果给自己造上了。”
有媒体指出,3名非高危年龄段人员(均是年轻医生),在相近时间段患癌,且包括罕见分型恶性肿瘤,这类事项极其罕见。
网爆中山二院苏姓导师多名学生患癌。图片来源/网络
这应当是公众最关注话题,因为它事关事件定性(是完全无关还是责任安全事故)、责任(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追究、生物学科研操作流程(是否有漏洞、如何完善)、职业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山二院通报称指出,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实验室是否致癌调查难度有多大?
有网友发帖称,此次事故,疑似与上述学生所在实验室二甲苯泄漏有关。实验室是否真的发生过二甲苯泄漏?11月7日,记者联系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及中山二院相关工作人员,均称不了解此事。
媒体观点:破除患癌疑云,权威调查要尽快跟上
据红星新闻,知名医院团队被曝多人患癌,公众有同情,有疑虑,有追问是人之常情。由于实验研究工作的特殊性,人们将患癌与实验环境、试剂产生联想,也是一种合理推测。对此,医院方既需要进行详实、透明的信息公开和调查,也应考虑到患者和公众的情绪,在感情上予以关切和慰抚。
患癌是否和医学实验室有关联,需要严谨、专业的医学调查和验证。我们也呼吁公众秉持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的态度探求真相与公道。但在调查尚未开展、结果未出之前,医院就急于辟谣或试图与之撇清关系,反而给人一种不够负责的观感。信息回应需要及时、公开、真实,不能藏着捂着,否则可能会陷入“越描越黑”的怪圈。
当务之急是对公众集中的疑点,作出进一步的调查说明。为避免医院自查自说自话,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权威机构不妨尽早介入调查,廓清事实,还原真相,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来自央广新闻)